《計畫草案.108.11.03》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委託財團法人客家文化基金會營運管理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中正區汀州路32),打造「營造友善農業、跨界藝術、創新工藝、流行風尚的客家公園」。自民國102年起,將公園的戶外空間以「臺北客家農場」推動形塑,規劃各類園圃環境,廣邀市民參與環境管理,為推動臺北市田園城市政策,近年更結合都市農耕與食農教育,傳承與推廣客家的生活文化,是臺北市多元文化的展現。

    早期農業社會因「作物」栽培的需要,延伸出以物易物、換工等組織模式,建立緊密的社會連結關係。而現代城市中的人際關係較為疏離,「臺北客家農場」即透過市民參與、社群共耕、田間制度、回饋服務等機制,向傳統精神精神學習,透過「作物」栽培需要,有計畫地發展多元而具關聯性的社會連結。

    客家特色作物中,「芥菜(客語:大菜)」非常具有代表性,種植在冬季裏作的時間,反映客家人勤勞耕作、地盡其利的態度,採收後的醃漬加工品,是土地、陽光、鹽的風味產物,使用「酸菜(鹹菜)、福菜(覆菜)、梅干菜(鹹菜乾)」製作的料理,既是客家味道的代表,也蘊含客家惜物的態度與食物保存的生活背景。因此,本期「食在客家(作物)」便以「芥菜」為主題,在108113日至1110日間,透過共同種植的響應,臺北市各園圃共同種植「芥菜」,「臺北客家農場」相約共學後續的栽培、加工、料理等體驗內容,讓田園生活不是只有種菜、收成,田園範圍不是在基地邊緣,透過共作、分享與交流,「臺北客家農場」將引導大家打造「食在共好」的田園城市生活體驗。

 

  • 辦理期程

    108113日至1081231日。

  • 辦理地點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戶外「茶山水田」(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及各地園圃。

  • 指導單位、主()辦單位

    指導單位: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

  • 參與資格:
    •  
  • 執行內容
  1. 駐點共好(食農列車):符合參與資格者可申請臺北客家農場的「食農列車」駐點,駐點請參與「食在客家」內容,另農場將主動創造交流內容,並邀請參與成果分享。民國108年度規劃駐點單位如下:

108年度規劃駐點單位

項次

規劃駐點單位

數量

1

幼兒園

1

2

國小

1

3

國中

1

4

高中

1

5

大專

1

6

關懷據點

2

7

社區園圃

3

8

公家機關

1

9

其他

1

合計

12

 
  1. 駐點共好(人員):符合參與資格者可申請臺北客家農場的「人員」駐點,駐點請參與「食在客家」內容,農場將委託農場義工擔任交流人員,代為實質交流。
  2. 食在客家(作物):符合參與資格者可依農場公告之作物時間,於園圃基地內種植相同作物,透過「作物時序」,與網絡內的園圃基地,共同參與臺北客家農場「種植教學、田間交流、共作活動、駐點教學、成果發表」等活動。
  3. 食在客家(交流) :參與「食在客家(作物)」者可依農場公告之「農活時節曆」(2/)及「賞菜小旅行」(9/)活動時間,免費預約參與活動。
  • 參與流程:
  1. 駐點共好(食農列車)
    1. 填寫申請表單(https://reurl.cc/qDV0r0),由農場評估是否設置。
    2. 確定設置後,農場將安排時間運至申請園圃基地。
    3. 設置之物品須妥善保管,如取消駐點或物品不堪使用,請申請人通知農場處理。
  2. 駐點共好(人員)
    1. 填寫申請表單(駐點共好表單:https://reurl.cc/qDV0r0),由農場安排、詢問農場義工參與意願。
    2. 媒合人員後,依雙方管理規則運作。
  3. 食在客家(客家大菜)
    1. 完成種植
      1. 113日至1110日,自行至合格種苗店採購「芥菜苗」,至園圃基地內完成定植。
      2. 臺北客家農場預計於108113日舉辦「種大菜」教學活動,歡迎參加。
    2. 填寫表單
      1. 完成登記「製作鹹菜」表單。(食在客家表單:https://reurl.cc/zyYr2y)
    3. 自主交流

(1)定植期間,將公告請各參與園圃填覆自主檢查表。

(2)另農場將舉辦教學課程、社群栽培實務及田區示範交流,提供參與園圃共學。

  1. 同步採收
  2. 預計1091月初公告採收活動日(預計1月中旬),請依公告時間、方法、分配數自行採收、萎凋。
    1. 共同加工
  3. 並攜至臺北客家農場參與製作「鹹菜」活動(預計春節前)
  4. 依公告時間、分配數至臺北客家農場攜回完成的「鹹菜」,並可自選參與登記「製作福菜」表單。
  5.  
  6. 如登記參與「製作覆菜」,農場將前往各「駐點」(食農列車)辦理教學活動,或提供操作資訊、諮詢等方式,協助園圃社群完成。
  7. 「製作鹹菜乾」亦同。
  8. 邀請各園圃參與次期說明會暨成果展,包含(芥菜)料理教學,地點不拘。
  1. 食在客家(交流)
    •  
  • 參與計畫建議:
  1. 栽培環境:栽培環境需半日照以上,介質排水好,水源充足。
  2. 加工環境:需有雨遮處,通風有日照更佳。
  3. 種植數量:建議參考社群人數及加工次數,每人2-4株,每平方米3-4株。                        

臺北客家農場─食在共好─推動計畫項目

場域

食在共好項目

駐點共好(列車)

駐點共好(人員)

食在客家(作物)

食在客家(交流)

臺北客家農場

「農事」教學活動

V

(主動通知駐點單位)

V

(主動通知)

V

 

「加工」教學活動

V

(主動通知駐點單位)

V

(主動通知)

V

 

教學、實務及示範交流

V

(主動通知駐點單位)

V

(主動通知)

V

 

時令文化活動

V

V

V

V

木作教室

V

 

 

 

資材共享(如稻草)

V

V

 

 

種植同步資訊

V

V

 

 

成果展活動

V

(共同推動)

V

(依公告參與)

 

成果展

V

V

 

 

駐點

加工教學

V

至指定地點參與

時令文化活動

V

定期訪問

V

 

臺北客家農場資訊平台:

Facebook公園戶外 自然&農耕

 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Hakka.Farm/

LINE@農場動態 認養&體驗

http://line.me/ti/p/%40cbs9499b

Pixnet農場資料  介紹&紀錄

http://tphakkafarm.pixnet.net/blog

Instagram】農場日常  趣怪&消遣

https://www.Instagram.com/ tphakkafarm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北客家農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